【印聯傳媒網訊】像微視這樣一個視頻社交媒體應用,帶給像電視這樣的傳統媒體可能不是顛覆,而是一種反哺。新媒體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兩者互動的好一定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

1、自媒體主導的內容生產模式
事實上,從去年虎嗅,鈦媒體這樣的自媒體平臺的爆發開始,由自媒體主導內容生產的模式已經普遍得到了業界認可。自媒體的本質就是UGC,即用戶生產內容。虎嗅去年之所以能夠很快做出了影響力,跟其擁有超過1000名的原創自媒體作者密不可分。有了這些自媒體達人的存在,甚至不需要專職記者寫稿,只需要幾個編輯對內容方向和質量進行把關,就可達到生產高質量內容的效果。而微視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一種視頻自媒體的聚合平臺。這上面不但聚集了一些明星大腕,更多的參與者是一些愛分享短視頻的草根達人。這些達人生產的內容或搞笑,或內涵,或養眼,或誘人,每個短短8秒的短視頻,都有幾十上百萬的播放量,自媒體的內容生產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2、社交互動引爆媒體熱點
微視和微信一樣,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的產品,從誕生那天起,就有天生的社交屬性。并且基于微信和QQ的強社交關系, 微視上的用戶更容易產生互動。信信注意到,微視上分享的很多比較熱的視頻,除了明星和達人外,還有更多的用戶分享寶寶和寵物的可愛視頻。用戶通過微視來記錄寶寶的成長,并且跟好朋友們分享喜悅的心情,這種互動會促使用戶更加“賣力”的生產高質量的內容。同時因為社交軟件的病毒營銷特性,只要是能夠切合網民整體的審美,就很容易流行,這就是社交媒體的優勢所在,能夠根據用戶的喜好,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3、移動新媒體已成為主流
曾經在一年前,我們可能還會有偏見,認為移動端產品的使用只會在碎片時間。而在2014年,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用戶對移動端產品的使用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地鐵上,睡覺前,如廁中等等這樣的碎片時間,甚至更多的工作平臺未來也會轉移到移動端。移動新媒體的發展勢頭已經不可抵擋。目前四大門戶已經陸續全部轉戰新聞客戶端,并且都有了過億的用戶量,微博也逐漸成了一個不可替代的社交媒體,而微視作為一個全新的視頻社交新媒體,也逐漸開始成為新媒體陣營中一個重要的參與者。
新媒體爆發帶給傳統媒體哪些改變?
像微視這樣一個視頻社交媒體應用,帶給像電視這樣的傳統媒體可能不是顛覆,而是一種反哺。新媒體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兩者互動的好一定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
1、新媒體會豐富傳統媒體的內容
盡管目前微視用戶增長可觀,也有一些視頻能夠達到千萬的播放量,但相比起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還是有點小。現階段,微視更可能的是與電視等傳統媒體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微視里的短視頻可以作為傳統媒體的素材。并且已經有電視節目已經嘗試在這么做。例如楊冪大婚的娛樂事件中,兩會報道中,就有很多現場網友拍攝的短視頻成為了視頻網站、各大電視臺的素材,隨著手機設備的越來越先進,手機和平板的拍攝效果越來越好,微視里的視頻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電視節目中,未來更多的網友會因此成為活躍在一線的“臨時記者”。
2、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能夠實現聯動共存
社交媒體和電視媒體不但不會沖突,還可以實現聯動,增強現場感。其實,此前微博已經有過成功先例。比如2014年的春晚,更多的網友是一遍守著電視看春晚,一遍在微博上吐槽春晚。這樣的互動形式同樣可能出現在微視上,比如根據電視播放的節目內容,微視的網友可以同步的對節目進行模仿或其他演繹,讓電視媒體和移動社交媒體能夠融合在一起,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事情。總的來說,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媒體,傳統媒體更應該積極主動的擁抱媒體的變化,與用戶進行更多的互動,和新媒體聯動一起來做更接地氣的內容,才能順利完成一次自我革命。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