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快印行業涉足金融業,如今,在首輪新股發行上市告一段落后,預計中的第二輪新股發行上市潮,也在快印業務的低調爭奪中悄然開啟。在經歷了2013年上半年的IPO財務核查等“三大戰役”之后,IPO材料打印業務——按專業術語稱作“財經快印”,已然成為透視資本市場冷熱的又一個窗口。
猶如“口紅”背后蘊藏著的經濟學消費景觀,在經歷了2013年上半年的IPO財務核查、2013年10月的新三板擴容以及2014年1月新一輪IPO開閘補充上交材料等“三大戰役”之后,IPO材料打印業務——按專業術語稱作“財經快印”,已然成為透視資本市場冷熱的又一個窗口。
低調競爭 備戰3月
“新華社直接在"榮大"開分社吧。”曾有業內人士戲稱,因為在此輪IPO開閘消息發布的前幾天,被指壟斷了95%IPO材料打印業務的“榮大快印”機房內,就提前開始了通宵達旦的忙碌。有榮大前員工透露,在榮大一個IPO項目的印刷費不低于10萬。
如今,在首輪新股發行上市告一段落后,預計中的第二輪新股發行上市潮,也在快印業務的低調爭奪中悄然開啟。“最近都比較寧靜,都等著3月份呢。”昨天,北京金融街上的財經快印店員工告訴記者。
而北京金融街上一家新開的財經快印公司“國信快印”,2月24日在其微博上展開了業務推介攻勢:“3月份高峰期將至,我司將以一流的設備,專業的團隊,優質的服務為投行的朋友們開通一條綠色無阻的材料制作通道,為您的材料報送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
財經快印機構之所以對3月如此嚴陣以待,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在今年1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曾表示:“已過發審會且辦理完會后事項的首發企業,都已取得了核準文件,其余過會企業中除個別企業外,均擬補報2013年年報,預計要到3月份才能發行。”信息顯示證監會發審會初定3月份重啟;二是按照慣例,3月份報新股的比較多,是高峰期。同時,每年3月、6月、9月,若是錯過了每個季度的最后一天,申報材料就得新增一個季度的內容,會增加很多會計、審計成本,因此“每個季度末都忙,但3月格外集中。”
“IPO補年報的已經開始了。”作為直接與資本市場“對接”的快印機構,快印店的員工們對市場政策格外關注:有消息說,證監會對IPO申報材料可能會出臺招股說明書格式新稿。“這個快印機構要及時做好功課才行。”投行人士說。
券商看中“財經快印”?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的財經快印市場似乎還在透露一些新的信息:在差不多保持了10年的格局之后,財經快印行業突然有了新的闖入者,而且其背景頗有些費猜。這個闖入者就是:北京國信創業快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信快印”。
在國信快印自我介紹的業務范圍中,包括:IPO、增發、配股、發債資產置換、可轉債、短期融資等所有財經印制工作。
從資本的角度看,一個市場突然出現了新的加入者,多意味著這個市場的繁榮期呈現。此前,這個市場里的霸主是“榮大快印”,此外還有一家是“時美快印”。
據記者了解,“國信快印”成立于2013年的9月,工作人員中有好多“榮大快印”的前員工。而“榮大前員工”也似乎成了國信快印的一個質量保證。投行是這樣解釋的:按照現有的書面審查制度,發審人員不會親自去企業,他們對一家企業的了解,幾乎就指望著這本材料,因此企業、券商對報送材料印刷品質要求近乎苛刻,因為資料出錯而耽誤項目,這樣的風險誰都承受不起;其次,財經快印對保護客戶業務的保密性負有一定的責任;第三就是要有快速修改裝訂的能力。“榮大的前制作員經驗很豐富,客戶的問題都能解決。有好多客戶來了,都認識他們。”國信快印的員工這樣說。
除此之外,“國信快印”這個牌子也讓人產生聯想。“國信證券是不是開打印社了?月壇西街上新開了一家快印,剛在那做完材料,手藝還不錯,以后可以不用去榮大排隊了。名字叫"國信快印",不會是國信證券投資的吧?市場寒冬,逼著券商轉行啊!”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員嘆道。
昨日,國信快印的員工回避了這個問題。不過,當記者表示如果真是國信投資的,別家券商會如何看待時,他套用了一句券商的話,“誰投資不重要,質量好是關鍵。”這讓人隱約感到了一種微妙。
業內認為,國信快印的出現是市場決定的。“這個市場一樣要有競爭。”有投行人士表示,同樣是企業發行上市,香港市場就容納了好幾家打印店,內地不應只有一家榮大快印。而現在看來,競爭的結果將會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無需排隊、降低價格、提升服務。此前,有榮大前員工透露,在榮大一個IPO項目的印刷費不低于10萬,“同樣條件下其實榮大貴點。”但目前還沒人能撼動榮大快印作為這個行業的標桿。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