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網訊】據京東此前招股書的披露,京東擬最大融資15億美元,而如果以上市公司通常20%~30%的公開發行股數占比來看,京東IPO的市值或將達到75億美元左右。但如果騰訊加入基石投資者,不排除京東對上市融資額有新的調整,而騰訊如果持有5%京東股份,其價值至少在3.8億美元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騰訊入股京東這一傳聞,在2月份整個移動互聯并購加速的大環境下,并非無中生有。
2月10日,阿里巴巴突然宣布11億美元全資收購高德地圖,再次啟動無線互聯網買門票計劃,也悄然開辟了阿里針對騰訊的新戰場。 與此對應的是,大眾點評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內容很可能是一直以來甚囂塵上的騰訊入股大眾點評的傳言終于落了聽:前者以5億美金的價格收購后者20%的股份。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夢子表示,在騰訊"牽手"大眾點評后,主要的戰略布局可能會圍繞微信進行,為大眾點評導入流量,并完成最后的支付環節,這將為大眾點評的商業模式帶來巨大的契機。
"二馬"相爭何時休
從2011年至今,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是收購動作頻頻,目前雙方在多個移動互聯網業務上旗鼓相當。業內普遍認為,2014年將是馬云、馬化騰這“二馬”的決戰之年,拼服務和拼體驗將成為競爭的常態。
據悉,5年來,針對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開拓,騰訊和阿里巴巴均主要以并購的方式,完成對各個細分領域的滲透。公開信息顯示,2009年至今,騰訊以42起收購項目穩居第一,阿里巴巴完成16起收購排名第二。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騰訊入股京東的傳聞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電商是阿里巴巴立足的根本。而京東商城在電商領域僅次于阿里巴巴的穩固地位,使得一旦騰訊完成入股,將對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造成致命的打擊。騰訊借助自身研發的微信產品以及在移動互聯領域的一系列收購,已成功構建一個完整閉合的O2O(線上到線下)產業鏈,但由于自身旗下易迅的電商業務存在種類不全的短板,若能入股京東商城,則可以迅速彌補這一弱點。
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也認為,假設傳聞成真,即騰訊將易迅網打包給京東,成了京東股東,然后京東成了微信獨家介入的網購平臺,統一采用微信支付,將實現雙贏。
但移動互聯網行業隨時充滿變數,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會發生什么,“拼服務和體驗將是最終的方向,而不僅僅依靠燒錢。”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