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中國印刷業曾經30年隨著GDP高速增長,近年來開始進入中速增長階段,供大于求使得印刷企業競爭激烈,互聯網思維的適時出現,使得優質的印企可以借此“鳳凰涅槃”,步入印刷網絡化時代。在網絡印刷年代,印刷全面供大于求,精益生產僅僅是必要的基本能力,互聯網營銷能力成為拿到訂單生存的關鍵。這需要有互聯網思維和意識,以及了解互聯網的人員,這恰恰是中國印刷企業的弱項。印企的慣性思維決定了改變起來很難。

今天人們看到互聯網不僅僅是一個工具,今天談到互聯網的思維談到互聯網不僅僅在過去改變了人們每個人的行為,人們看互聯網正在成為一種力量,在塑造自己的產業,甚至將來塑造自己的社會。”
那么,產業互聯網到底是什么?企業應該怎么應對?尤其是傳統企業,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看看小米,看看雷軍。從2012年賣出第一支小米手機,依托互聯網成為大眾熟知的品牌,做出幾百億的銷售額,再到引進Google人才和得到國際關注,小米傳統產業的形象逆轉。
有人說,看看天弘基金,利用余額寶,只不過是優化了消費者購買基金的步驟,短短半年內,超越曾經穩坐行業第一的華夏基金。
但很多人會反駁,小米賣的是手機,正好趕上了3G時代,移動互聯本身的優勢地位而“借勢上位”,而手機制造企業在當今時代來說,其本質并不能定位為一個傳統企業;而天弘,更是巧借了阿里這個互聯網巨頭,本身并沒有什么參考性策略可言。
那么,當“印刷”這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遇上互聯網,二者之間碰撞出的火花,誠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行業熱點。
本文編輯/印聯小黑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