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內容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我們現在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觀!先前的種種限制,難以在這一平臺上綁住它的手腳。人與人之間基于互聯網的物品交換,反而喚醒了這一古老的交易方式。發展到目前,一個嶄新的情形是,許多圖文快印企業也加入了以物易物的行列。這也使得它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有逐漸復蘇之勢。
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一個奴隸換四頭牛……在一般等價物尚未出現之時,以物易物是唯一的交易方式。但由于交換物資種類以及時空條件的限制,隨著社會發展,一般等價物特別是貨幣出現以后,這種交易方式逐漸被取代了。進入現代社會,雖然依舊還有國與國之間的“石油換糧食”,人與人之間的“糧食換面食”等物物交換的情況,但它似乎已經在人們的周圍銷聲匿跡。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這一情況有所改觀。先前的種種限制,難以在這一平臺上綁住它的手腳。人與人之間基于互聯網的物品交換,反而喚醒了這一古老的交易方式。發展到目前,一個嶄新的情形是,許多企業加入了以物易物的行列。這也使得它作為一種商業模式,有逐漸復蘇之勢。
淘客、黑客、賺客……互聯時代的到來,給許多個體帶來不同的新身份,換客便是其中之一。在互聯網上,他們把自己不用的閑置品,拿出來跟別人交換還有用處的東西。“以你所需換我所求”,換客們的行為,讓以物易物借助當今的高科技得到“新生”,也催生了很多專業的易物網站,如美國的Freecycle、Swapstyle,國內的換肉網、易登網。
真正讓以物易物在互聯時代名聲大噪的,是一名叫做麥克唐納德的換客。這名加拿大小伙,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一年的時間里,以一枚紅色大曲別針為資本,經過16次物物交換,最終換得一幢別墅一年的使用權。從此,“別針換別墅”便一直為換客們津津樂道。
現在,換客群里出現了新的面孔:大大小小的企業。它們在互聯網上借助專業的易物平臺,在線進行商品交換。中國易物天下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易物天下網便是其中的易物平臺之一。這家商務部特批的中國首家企業易物網站,是我國第一個真正企業級易物交易的網絡平臺。
“既然人與人能在互聯網上進行物品交換,企業為什么不能拿自己的商品在上面進行交換呢?”易物天下山東事業部總經理李彥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的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一方面面臨庫存的壓力,另一方面面臨著資金的短缺,都有盤活存量、消化庫存以避開資金鏈斷裂的需求,“通過以物易物,可以實現部分需求,讓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利用現有資源進行交易運轉,最大程度地換取自己所需。”
正因為如此,易物天下中的“企業換客”越來越多。成立三年時間,已經建成了一個遍布全國的多元化營銷網絡體系,并建有北京、上海、天津等70多個分公司,聯絡企業上萬家。
每次在易物天下山東事業部的總裁見面會上,總能看到藍婕的身影。身為濟南樸風堂文化生活體驗館總經理的她,與其他參會的老總觀望后再“出手”不同,每次都在易物環節踴躍登臺,熱衷于同在場的企業家交換不同的產品。
“我和別的企業家不一樣,他們往往要思考換來的東西對自己的價值,我關注更多的是誰想換我的東西。”談到自己對以物易物的熱情,藍婕表示,“那些想換我東西的人,其實就是我的客戶群體。所以,想和我換的,只要價值上大差不差,我都會拿我的茶和酒去和他換,最后找到越來越多的客戶群。”
對于像藍婕這種的以物易物的方式,濟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學中認為,“它更像是一種營銷的新手段,這也是目前以物易物的意義所在。現在很多企業庫存高,壓貨賣不出去,一部分原因是難以精確定位自己的客戶。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有利于為產品找到客戶,進行推廣營銷。”
較早接觸易物天下的濟南市溫州商會秘書長王序寶也有著同樣的觀點。他表示:“雖然以物易物的雙方始終會以價值為準繩,但會更多地關注所換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不管線上還是線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產品和服務,通過交換進行對接,不僅能快速精準地找到自己的目標客戶,還能省去一部分推廣費用。”
“通過易物天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讓中小企業完成清理庫存、易物營銷、易物采購、易物投資等。”談起以物易物對企業的意義,李彥表示,線上通過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資源自動匹配,線下通過總裁見面會進行現場交換,最終“讓天下沒有難賣的產品”。
然而,對于那些已經參與交換的企業家,“換物”還能帶來的新的收獲,他們認為,“所得的價值遠在交換之外。”
濟南鼎琪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東方財智創業家商學院董事長張永惠告訴記者:“我更看重的是總裁見面會這個平臺,通過它可以和不同的企業家進行交流,認識不同的朋友,這有利于事業的開拓。”濟南博瑞定基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鞏文博也表示,“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快,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和更多的人接觸,學習到很多東西。”
濟南海樽源酒水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峰表示,她非常喜歡以物易物這一過程,“去掉庫存的那方面,要是能不斷地換下去,最終換到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東西,或者你想換對方的東西,但你的東西對方不想要,然后你弄清楚他需要什么,并最終換到,這個過程會讓人有成就感。”
濟南隋唐源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隋麗的收獲更為特別:“它和花錢買東西不一樣,用不需要的產品去換自己需要的產品,這個過程不是‘錢說了算’,而是‘感性說了算’。這種交易更加純粹,背后有期待、有誠信、甚至還有溫情,交換的雙方很有可能會成為感情要好的朋友。”
作為一種復蘇的商業模式,以物易物的前景如何?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崗表示,“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尤其在企業面臨貨幣短缺的情況下,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在信息量足夠大的基礎上,可以減少交易的中間環節,這有利于促進貿易的有效進行。”
但劉崗認為,它的發展也有一些制約,“一方面,大家在以物易物的過程中還是喜歡硬通貨,比如糧食、石油、煤炭等資源類商品會比較受歡迎,而一些工業領域內的成品與半成品,交換起來要困難一些,產品不夠豐富的話,交換會很難真正暢通起來。另一方面,在國家金融市場逐漸規范的前提下,必然還是會以貨幣交易為主。所以目前來看,以物易物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有效進行。”
陳學中也表示,“以物易物對于那些在產業鏈中間互補型的企業有著一定的意義,比如用成品換原材料。但對于那些產品質量過硬名頭響的大企業,它們并不擔心產品的銷售。相較之下,用貨幣交易更加簡單直接。因此,目前看,以物易物可以作為企業在貨幣交易之外的一個補充。”
除此以外,交換中的誠信問題也被兩位專家所提及。對此,李彥表示,“我們考慮到了這一點,為了使交換能夠可靠、安全、公平的進行,在我們這所有的交換都采用銀聯擔保的形式,有利于誠信體系的建設。相較之下,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資源配置的有效進行,這對易物天下來說任重而道遠。”
本文由印聯傳媒小新編輯整理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