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聯傳媒資訊】這瓶叫“江小白”的酒,是靠著什么樣的獨門秘方,才能殺出重圍的?
“比起性價比,個人的觀點寧愿做品價比更高的產品。
價格優先的市場,要么是犧牲應用、要么是犧牲品質。
寧愿把品質拔高一些,對應的售價拔高一些。如果是同等的品質,自己跟別人比價格上又會有一定優勢。
同時,仍然可以通過品牌溢價,品牌的存在一定是帶來經營上的正向毛利。江小白內部提的是“為了提升20%的品質,愿意付出200%的成本”。
這一切的成功,也似乎就是把成功都被歸于品牌營銷的成功。
江小白創始人曾坦言:從品牌傳統意義的知名度上講,我們并不占優勢。反過來通過品牌案例化的運營,部分特定的年輕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主動搜索性比傳統的品牌更強,電商恰好是售后的渠道,消費者會主動搜索品牌,進入到我們的店鋪并且產生購買??梢?0元的小酒包裝對抗動輒成百上千的精品包裝,又是如何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連續保持100%增長,實現3億銷售額,成為白酒業的一匹黑馬?
同樣都是酒業,同樣都是品牌營銷,究竟是哪里出了錯?
請準許我們先把品牌和營銷拆開來看,到底誰是在主打品牌,誰是在主攻營銷?
從商業戰略到產品落地之間,有著向外人無法言說的難與痛。我們的企業為何而生,我們的愿景心系何方,我們的產品為何被追捧,我們如何活在大眾的心中,在這些紛紜的問題背后,隱藏著一個叫“品牌”和一個叫“營銷”的家伙,做好了,它們哥倆聯手起來就是企業發展的最佳幫手,做砸了,他們哥倆背后的勢力互相推諉也是最爛的幫兇。
國人企業經常把營銷和品牌簡單的混為一談,或以為營銷做得好,品牌就可以安枕無憂,或又是品牌做好了,就不用再管營銷動作,以上種種,都是導致我們的品牌走上商業滑鐵盧的思想殺手。
簡單一句話,品牌的成敗和戰略決策息息相關,而營銷的失敗多半脫離不開戰術使用不當的罪名。 方向錯了,方法再好也沒用。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